您现在的位置:中国高招网 > 中考资讯 > 历史

特级语文教师:高考考试作文点题审题是重点(图)

来源:www.tcdbbw.com 2025-01-16

历史

福建语文掌握会长:王立根

  人物名片

  王立根福建语文掌握会长,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,著名特级教师,从事语文教学40年。主编《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》等,著有《作文智慧》、《高中语文教与学》、《浅近文言文百篇注解》等。王立根@作文智慧博客:fjwlg.blog.taihainet.com

  切题、显眼、明朗

  考场作文,善点题和从不点题的,会有非常大的得分差距。掌握点题,第一要审题,主如果对题目、文体、字数的规定要看清,并严格按需要去做;考虑文章的立意、取材乃至布局安排,审题的时候应该注意限定性词汇和关键字,只有在审好题的首要条件下才能写出或立意严谨或情感真挚的文章,高考考试作文应尽可能写得显眼、明朗。而点题是使作文显眼、明朗的基本办法和方法。

  从性质上分,点题有明点和暗点两种。

  所谓明点,即紧扣标题,直接说明、讲解标题的意思。譬如2007广东题《传递》。有考生写《薪尽火传》一文,开始那几句:人的骨肉最后必会化为尘土,但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万世地传递下去,这便是薪尽火传的意思。传递,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。这里直接点明薪尽火传四字的深刻含义。

  所谓暗点,则指在词句上与标题没直接的联系,只不过在乎义上比较含蓄地址出题意。譬如2007福建题《季节》有考生在作文中审视中日的历史与现实,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殷殷期待,彰显脱俗大方。文中说:中国是个喜好和平的国家,日本也深受战争之害,只有面对历史,相互尊重,两国就会走上花繁香溢的春季,让亚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风。揭示出文题的意思,说明了作者扣紧季节的意旨。

  从形式上分,点题有篇首、篇中、篇末和通篇点题四种方法。

  篇首点题亦即单刀直入点题法。如2007广东题《传递》,有考生写《爱在家里传》一文,就是在文首点明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,父母爱我,我也爱他们。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,直到那一次,我才幸福地发现,原来爱在我家里默默地传递着。开宗明义,点明家、爱、传递引出下文,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。

  篇中点题也是一种作文常见的点题办法。就是在文章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,以简洁精练的语句,恰到好处地址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,加大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。如广东一考生在《传递中进步》一文中写奥运精神时如此写:奥运精神在年代进步的需要下,日渐进步为一个包括和平、环保、竞技、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科学体系。在一站一站的传递中,从一个岛国的国民运动会进步成了一个普天同庆,全世界同乐,甚至连战争也要为之停止的盛大节日点出了材料(奥运)与文题(传递、进步)之间的联系。

  篇末点题此法也经常见到。就是在文章的主题已经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上,再加上点题之笔,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,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有哪些用途。如《爱在家里传》,以醒来发现梦中非常美好,真的期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个小家里传,更在一个祖国的大伙中传。作结,鲜明地揭示了作文的题意。

  通篇点题如2007全国卷《面对挫折》,有一考生开篇便点题面对挫折,应无所畏惧,愈挫愈勇。中间、结尾又多次点题,直抒胸臆。再举鲁迅、司马迁的例子时,如此议论:若不是司马迁面对挫折愈挫愈勇,怎会有惊世的《史记》?若不是鲁迅面对挫折愈挫愈勇,又如何会有《呐喊》《彷徨》?结尾又写道:不要害怕,面对挫折,愈挫愈勇,走向成功。通篇反复点题,深化主题,而且几次点题,前后呼应,使全文结构紧凑,浑然天成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特级语文教师:高考考试作文点题审题是重点(图)
  • 关于时间高考考试满分作文
  • 2020高考考试作文押题范本五篇

[]2015北京卷高考考试作

[]2014高考考试英语作文